今天14点28分四川汶川地震遇难人数_今天14点28分四川汶川地震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共死了多少人
一名解放军战士救了人后,却被困在一倒塌房屋内,情况紧急。”
14日17时10分,在都江堰市江安河边进行搜救活动的广东消防救援队收到居民的“报料”。
来自广州、深圳、中山等地的消防人员随即赶往观江路141号的现场,生命探测仪勘察到一名解放军战士被困倒塌房屋的二楼,他上半身部分被沙石压住,已被困近50个小时了,但身体状况还算良好。消防队员们在隔壁二楼靠近其头部的位置打开了一个小洞,用湿毛巾为其润嘴唇,并请医疗人员给他打点滴。营救组认为,暂不适宜救援,一切只等天亮时进行抢救。
15日8时援救一再受阻
15日上午8时,天蒙蒙亮,广州特勤大队队长罗志勇带了几名消防队员开始行动。消防队员用手挖掉部分沙石后发现,受困的解放军离厨房有两米多远,如果贸然钻进去的话,很容易被不断坠下的沙石掩盖。深圳消防支队的吴中队长出了个主意,找一把柄有两米以上的大锄头,伸进去将泥沙慢慢挖掉再救人。然而,一小时过后,当自制的大锄头快挖到受困解放军的身边时,正好有一大堆很散的砖石,如果贸然继续挖掘,极有可能会引起塌方。
10时30分,营救小组决定改变援救方案,从房屋顶上切开一块,然后用吊车将倒塌的建筑逐块清理,用绳索拉人出来。这一援救方案也没能通过“考验”,一个多小时后,虽然从楼顶上已可以看到被困的解放军战士,然而,一道大横梁却横在其上方。
15日13时50分余震再度弄人
13时20分,人被困近70个小时。在塌楼的二楼厨房,深圳消防支队的吴中队长仍没“放弃”最初的救援方案,用大锄头不断地尝试挖掉解放军身上的瓦砾,然而沙石还是不时地往下掉。
13时50分,正当消防人员已将解放军战士身上的沙石差不多都挖出时。都江堰突然再次发生余震,救援现场的十多名消防人员被迫撤离到空旷地躲避。
余震过后,消防人员重新上到二楼厨房却发现,余震带来的泥沙已再次将这名解放军战士掩埋,但幸亏消防人员之前已对这名解放军战士的胸部和头部做了保护,他并没有因为余震而受伤。营救人员立即对他进行供氧,确保他的生命安全。
15日15时战士成功得救
14时20分,正当消防队员成功地将解放军战士挖到只剩下一条腿被困时,指挥长、广东消防总队政治部主任梁构成接到了上级指令,要求广东消防总队400名官兵立即赶赴绵阳灾区参加抗震救灾。虽然军令难违,但梁主任决定在现场留下6人小组继续施救,其他人员立即奔赴绵阳救灾一线。
14时50分,6人小组终于在塌楼的厨房用小铲子将这名解放军战士身边的砖块逐一清除,并由一名个子较小的消防队员,匍匐地爬入洞内将该解放军慢慢地拉了出来。
15时许,被困三天三夜的解放军战士终于被消防人员从废墟里背出,并抬上了救护车。
现场围观的群众一片欢呼声。
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家住什邡市红白镇重灾区的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卫生队党小组长、卫生员、士官陈宏心中就一直惴惴不安,想着岳母曾经告诉他,红白镇地质条件差,最怕的就是碰到地震这类天灾。陈宏焦急得反复往家中打电话,但却一直联系不上。
就在他准备请回家探视灾情时,得知营区附近的师古镇小学有100多名学生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大队要挑选突击队员奔赴师古镇小学展开营救。
“我是党员,又是卫生员,是救灾中最需要的人,这个时候离开,不合适!”陈宏想。他把请的念头放下,第一个向大队申请参加突击队并获得了批准。
陈宏和大队官兵带着救护车、吊车等装备迅速奔赴师古镇小学,用手刨、用工兵镐铲、用吊车吊、用担架抬……经过7个多小时的努力,从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抢救出了60多名重伤员。
晚上12点,劳累了一天的大队官兵迈着沉重的步子返回营区,战友们很快便睡着了,但陈宏心中却放心不下。想着家中刚刚10个多月的儿子,他坐不住了,找到大队政委唐琳说明情况,要求连夜请回家探听情况。唐政委本来想第二天再让他回家,但看着眼前站立不安的陈宏,同意了他的请求。
地震后的灾区一片漆黑,陈宏带着手电筒,急急忙忙地往50多公里外的家中赶去。一路上看到有伤员不断地被从灾区抬出来,他心中越加心慌,不由得跑了起来。
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陈宏终于赶到了家中。就着手电光,他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只见家中原有的五层楼房全部垮塌了,变成了两米不到的一堆废墟。
“王丹、子恒……”他大声叫着爱人王丹和儿子陈子恒的名字,但始终没有人答应。
邻居告诉他,地震发生时,他的家人被埋在废墟中了,可能都已经遇难了。想着废墟中的妻子和儿子,陈宏心如刀绞,他哭喊着爱人的名字,围着垮塌的房屋不知转了多少圈,伏在废墟上久久倾听,希望能够听到哪怕是一丝呼救声,但是却什么也听不到……
爱人和儿子肯定已经死了。陈宏心想,白天部队还要出动救灾,我与其在这里伤心,还不如回去多救几名伤员,这样也可以告慰爱人和儿子的在天之灵。他对着废墟鞠了一躬,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返回部队的道路。
5月13日中午10点左右,陈宏冒着大雨赶回了部队,将家中情况向大队领导作了汇报。此时,正赶上部队准备出发奔赴什邡市龙居中心小学救灾。陈宏顾不得休息,第二次申请到一线救灾。大队领导要他在营区休息,但是他说什么也不肯,硬是挤上了救灾的车辆。
在龙居中心小学,陈宏所学的卫生知识发挥了很大作用,大雨中,他借助微弱的手电光为伤员包扎、作人工呼吸、挂液体……忙得满头大汗。战友多次劝他休息一下再干,他含着眼泪说:“我不能救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就让我多救几名伤员吧,只有这样,我心里的痛苦才能减轻一些。”从龙居中心小学抢救出30多名伤员后,陈宏又和战友赶往湔底中学展开营救,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部队。
5月14日,陈宏终于打通了在红白镇工作的岳父王安信的电话,得知除了爱人和儿子,地震时正在他家做客的表姐也一同遇难了,此外他的伯父、堂弟、侄子也在地震中丧失了宝贵生命。一连串的噩耗像重锤一样砸在陈宏的头上,他的泪水止不住流了出来…….
14日下午7点左右,坦克修理大队接到什邡市人民医院王院长的求救电话,通报说地震造成医院停电,但大量刚刚从灾区转移来的重伤员却急需做手术,医院请求部队支援照明设备和野外帐篷。
灾情就是命令。刚刚从落水镇灾区返回的官兵又一次被紧急结合起来。听完唐政委的简短的动员,陈宏第三次带头申请到医院参加救灾。他和战友们迅速携带着发电车和装备野战抢修照明灯往医院紧急驰去,迅速架设好20多顶野外帐篷和发电设备,帮助医生将100多名重伤员转移到帐篷里后,陈宏又忙着和医生一起,为伤员输液、包扎伤口,医生看他技术很熟练,就和大队领导商量,将他编入医疗救护组,参加救治伤员。
5月16日下午,当笔者赶到什邡市人民医院找到陈宏时,他正在帐篷里为85岁的冯大妈包扎伤口。说起家中遇难的亲人,陈宏的眼圈红了,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他掏出手机,翻出一个多月前给儿子和爱人在部队草坪上拍的相片给笔者看,照片上的陈子恒在妈妈的怀里笑着,肉乎乎的笑脸迷成了一条缝。看着爱人和孩子的相片,陈宏终于忍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他说,“每当想起失去的亲人,尤其是刚刚10个多月的儿子,我的心里就在流血。我真的想亲自把他们的遗体刨出来,但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军人,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去救治,我不能在这场救灾的战斗中缺席。我相信他们在天有灵,也会支持我这样做的。”他对笔者说。
正在笔者访他时,陈宏接到远在贵州的弟弟陈文进打来电话,说已经买好车票,准备到单位来看望他。陈宏委婉地拒绝了弟弟的好意,劝说弟弟不要来。他对弟弟说:“还有很多群众等着我们去营救,现在部队正全力出击救治灾员,没有人接待你。明天,我们部队又要奔赴新的灾区了,你来了我们也见不到面。”为了使弟弟放心,他请笔者帮他用手机拍一张自己的相片,用彩信发给弟弟。笔者照相时,陈宏特意整了整头发,双手在脸上抹了几下,努力做出微笑的样子。
听说我们是来宣传他的,陈宏摇摇头拒绝了,他说:“在这场地震灾难中,像我一样家庭遭遇不幸的人有很多,我现在做的这些是任何一名军人都应该做的。”说完,他又急忙和战友一起去救助救护车刚刚转移来的新伤员去了。
据了解,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现在,陈宏和他的战友们已连续在救灾一线奋战了90多个小时,成功救治伤员1000多人。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沿途情况、救助伤病群众、为后续救援的直升机开辟降落场。”即将带领红一营出征的团长黄长清说。
从映秀通往草坡的近50公里道路,被群众称为“死亡之线”。岷江两岸的山体滑坡,淹没了原有的213国道。直到5月14日晚,才有两名阿坝州师专的学生从汶川经草堂来到映秀。为探明这条并不存在的通道,已经有两名军人和数名群众长眠在救援途中。
“哪怕没有路,解放军也要踩出一条路来。你们进去了,沿途上万群众就有了信心和希望。”阿坝州委书记侍俊动情地说,地震发生后,侍俊就赶到映秀坐镇指挥,几天来没有睡上一次觉。
重任,再次落到了铁军身上。这支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路走来的胜利之师,历经战斗3000多次,参加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和奇袭天险腊子口等著名战斗,19年改编为解放军第一支轻型机械化步兵师后,成了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师”。
铁军动员会上,跟随部队徒步进入映秀的师长杨剑说,“铁军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现在人民群众有了危难,铁军绝不能畏惧艰险。”
重任,又一次赋予给了秋收起义团红一营。5月13日凌晨4时41分,红一营从河南三门峡出发,摩托化开进1300公里,历时27个小时抵达彭州县。仅仅休息了1个小时,红一营又马不停蹄赶到都江堰,从那里急行军进入映秀镇参加救援行动。
在红一营动员会现场,记者看到官兵们每人负重10多公斤,正在帮助战士们整理行装的红一连指导员张雄飞说,“尽管连日行军很疲劳,但战士们的情绪非常高昂。我们的口号是‘决不抛弃,决不放弃;不打赢抗震救灾的战斗,决不收兵’。”
张雄飞是党的17大代表,他说,红一连参战的75名官兵中,党员就有20人,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三湾改编时,亲自在红一连发展了6名党员,在红军连级单位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出发!”9时15分,随着黄长清一声令下,红一营300勇士踏上了征服“死亡之线”征途。
13时26分,灾区发生持续近十秒的强烈余震。记者明显感到大地在晃动,看见周围一些山坡上的石头不断滚落。由于通讯不畅,无法知道红一营的消息。
一个解放军为了救一名差点被直升机尾翼扫中的记者,记者被救了,而那名军官,却以命换命,永远回不来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共死了多少人
四川规划建设的“512”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纪念体系中,包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汉旺工业遗址纪念地、都江堰虹口地震遗迹纪念地等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于2010年底在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的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主题展览馆展厅超过1万平方米,展品以拍摄于“512”抗震救灾不同阶段的写实照片为主,包括国家***、解放军和群众等抗震救灾的珍贵画面等,此外还有部分地震实物。除了主题展的基本陈列外,科普模拟展厅将介绍地震的发生、观众如何应对等。
汉旺东汽工业遗址纪念地位于绵竹市汉旺镇,以东汽厂区作为“512”地震对四川造成重大破坏的典型纪念地点,包括地震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生态修复展览馆、灾害普及教育中心、科研中心和纪念设施及场地等。
汶川县映秀镇是地震中心,映秀镇对典型倒塌、倾斜建筑现状、沿江公路、百花大桥、公墓、牛眠沟等地震遗迹进行重点保护,形成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
“都江堰虹口地震遗迹纪念地”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虹口乡受灾最严重的深溪村,长约3公里的地段内有多处水泥路面、山坡地面拱曲变形和开裂,民房严重移位,树木随断层呈现不同角度倾斜。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地震遗迹将作为整体保护区,在2010年建成“地震公园”。公园里将修建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地震陈列馆,对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实物、等进行展出,同时还具备学术、实验室、游客接待、管理等多种功能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吴晶晶 朱立毅)截至3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977人遇难。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01.02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07.86亿元。 院新闻办公室31日下午根据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截至3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977人遇难,367854人受伤,失踪17974人。紧急转移安置1514.74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54.7565万人。 截至31日12时,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01.02亿元,实际到账款物合计360.08亿元(其中到账捐款304.80亿元,物资折价55.2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07.86亿元。其中,民政部到账捐款18.20亿元,向灾区拨付12.766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到账捐款36.63亿元,向灾区拨付10.05亿元;中华慈善总会到账捐款6.81亿元,向灾区拨付3.20亿元。各省区市到账捐款221.1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73.75亿元。外交部、港澳办、台办等相关部门到账捐款21.9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10.08亿元。 截至31日12时,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67.89万顶、被子437.15万床、衣物1075.40万件、燃油59万吨、煤炭120万吨。截至30日,四川灾区过渡安置房已安装4900套、正安装6700套、待安装20800套,生产地已发运29900套、待发运39400套。 截至30日24时,抢险救灾人员已总计解救、转移782004人,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生还者6541人。 截至31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合计89818人,已出院59877人,仍有12797人住院,共救治伤员492782人次。重庆、江苏、浙江、广东、湖北、湖南等20个省区市共接收四川伤员9245人。 30日12时至31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监测到3.9级以下余震215次,无4级以上余震发生。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9519次。 截至31日12时,各级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25.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2.9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2.8亿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