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台风”胚胎生成,又是两个一起来?超级计算机:变化空间大

2.93W升级,白海豚或提前生成,路径争议大,会影响我国?

3.14号台风灿鸿出现台风眼,15号台风莲花什么时候形成?

台风胚胎最新消息_台风胚胎最新消息2024

12月才开始,没想到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胚胎就如此活跃,这可能是超乎大家的想象了,如今已经形成了 双台风胚胎,编码分别为95W、96W,正在共舞,这也是12月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第1个(首个)?双台风胚胎?。

我们下面来看看,是否会形成今年的23号台风科罗旺,当然如今出现台风胚胎活跃,除了我们常说的拉尼娜现象影响之外,还有就是副热带高压在影响之中,拉尼娜现象是可以确定进入到了冬季了,而副热带高压从我国华南沿海也完全退到了菲律宾东部远海区域。

所以这完全是给热带扰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身拉尼娜现象的发展也是有利于热带扰动的活动,所以副热带高压?放松?一下,那么发展必然就呈现出较强的趋势。首先我们来看看95W台风胚胎,该台风胚胎的变化情况还是不大,风速保持在15KT,中心气压值为1004hpa,所以完全没有变化,同时它还在逐步的往菲律宾靠近,这发展明显受到了限制。虽然说菲律宾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都还是在26度以上的温度,但是靠近陆地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个95W台风胚胎是成不了新台风的可能性了。

当台风趋近海岸,在其前进方向上的会出现弧形中尺度幅合带(台前飑线),这条雨带上就容易携带龙卷风,实质还是切变线上的强对流发展;台前飑线会受到地形作用增强幅合,加强对流活动,使得飑线中的风雨增强,有时台前飑线甚至能携带一系列的龙卷,所带来的强风甚至可以超过台风本身,这种相伴相随的台前飑线往往孕育着雷暴和龙卷等中小尺度对流活动,大大增强着台前飑线的破坏力。

龙卷风也可以出现在登陆台风之中,有的可以寄生在台风的主体环流之内,登陆台风的右前象限是龙卷风的高发区,据研究表明,龙卷带往往出现在低空的强垂直切变、强对流区、强幅合、强垂直运动的区域内,当台风靠近陆地或登陆之后,低空风切变因地面风摩擦减小而垂直风切增大,海岸山脉地形也可以增强幅合,因而在登陆台风中多发生龙卷风。

一般在大海上面的水汽是最足的,而且需要热带海洋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台风的地区都是东南沿海,同样地处沿海的东北亚一带,比如山东,辽宁这些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台风,因为北方的海水温度还达不到形成水汽的要求,温度至少需要26.5度也可以达到要求,并且想要形成台风,还需要一个热带涡旋,就如同一个机器需要能量才可以运转得起来,台风也是如此,没有热带涡旋,台风也是无法形成的。

在我国南方沿海,因为海水经常容易受到太阳的直射,时间长了以后海水温度也不会低,到了夏天更是如此,当海水蒸发成水汽的时候,上升的气流也会慢慢的液化,最后形成乌云,而等到这个时候如果外面的气压还比较低,就会形成台风了,一般气压越低,形成的台风风力也就更大,到了陆地登陆了以后,因为摩擦和能力不足,台风才开始会慢慢的减小。

“双台风”胚胎生成,又是两个一起来?超级计算机:变化空间大

今天是8月5日,根据最新消息报道,台风?胚胎?即将登陆广东地区,对于台风天气,可能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们并不熟悉,但是对于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应对台灯天气,他们的经验还是很多的,因此对于这次台风的登陆,广东地区的居民不需要太过担心,做好自我保护,那么台风来临的时候应该如何避险呢?

第一,当台风来临的时候,要在台风登陆预警之前就做好相关防护准备,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台风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低

在台风到来之前,气象局一般都会发布台风预警,因此,当地的居民应该及时收听广播消息,或者在网络上查询台风的相关消息,并且要在台风到来之前,把门窗关闭,并且把阳台上一些容易跌落的花盆拿走,避免发生高空坠物的悲剧,如果居住的房屋比较老旧了,需要撤离住所,避免台风造成的房屋倒塌,出现人员伤亡的悲剧,并且,幼儿园和其他学校应该暂时停课,避免太多的小孩子聚集造成恐慌。

第二,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重视台风天气可能带来的潜在隐患

有的人不重视台风天气,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危险,如果台风已经登陆,那么不要外出,如果必要时外出,也不要在建筑物下行走,容易被砸伤,要避免近距离接触广告牌,如果有突发降雨,应该去室内躲雨,不要躲在树下或者地下室,尽量不要在这种天气开展露天活动,海边的渔船要做好防护措施,台风天气不能出海,另外,家家户户的饮用水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台风会带来泥沙,污染水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93W升级,白海豚或提前生成,路径争议大,会影响我国?

作者:文/虞子期

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可以说基本上要持平了,在19号台风之后,西北太平洋就出现了新的台风胚胎酝酿,根据欧美气象数据显示,如今又是“双台风”胚胎生成了,编码分别为96W、W。这两个台风胚胎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难道20号台风浣熊和21号台风博罗依都要出现?当然是否会出现,总结一句就是“变化空间大”,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以分析为主。

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整体上来说,96W从云图来看比W要好些,是具有“汇聚”的结构,并且在数据上也算是一个“超速”增强模式。欧美数据指出,96W位于16.6°N 133.8°E,最高风速提升到了20 kt之后,依然是保持没有变化,中心气压值也是维持在1006hpa所以变化的空间处于暂停形式,根据GFS和EC的模拟情况来看,该台风胚胎成台的概率十分的低,初步预估是往菲律宾东部地区靠近。

按照趋势来看,是可能以一个“小气旋”的模式进入到我国南海地区,但是影响基本是没有了, 在菲律宾低档一次只有,连热带低压气旋都没了,所以96W基本上不可能形成台风。而W,我们看到云系还是处于一个散乱的状态,所以变化的空间比96W还大,最大风速也才只有15KT,中心气压值为1010hpa,按照这个数据来看,暂时不会有什么威胁,并且还是处于热带扰动的状态。

而在GFS的模拟之中,W未来的表现可能要好点,也就是成台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显示,预估在10月20日的时候,可能形成一个稳定增强的台风胚胎,然而虽然有增强的情况,但是在增强的时候,看上去也是成台的可能性不高了,因为是一直偏西模拟状态,从模拟的路径上来说,是往菲律宾靠近,都是保持在1000hpa以上,所以说这个趋势两个台风胚胎都很难形成台风,20号台风浣熊和21号台风博罗依可能还要继续等待,继续观察为主。

当然,从模拟的情况来看, 两个胚胎处在的区域还是比较好,海洋的温度都是在30度左右,所以说接下来,这两个胚胎能不能发展出现还无法确定,超级计算机暂时的模拟情况是不会生成的,而有部分的模拟显示会出现,96W会靠近菲律宾消失,而W会反转北上发展,如果这个情况的话,成台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可能性较大,EC模拟就是成台,初步预估在20日的时候,发展出999hpa气压值,这里我们暂时就参考,接下来我也会持续跟进变化。海洋区域看完了,我们简单来看看陆地区域的气候问题。

从气候中心的预报来看,降雨的变化地区不大,依然是以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为主,局地还有暴雨的出现,最强的降雨量在80毫米,所以说中东部地区还是没有降雨,从检测的情况来看,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区是特别需要降雨的,但是最新预报之中也没有,接下来几乎大多数地区都是以“无雨水”为主,这没办法,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吧,如果有变化,我也会持续跟进,谢谢大家阅读!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14号台风灿鸿出现台风眼,15号台风莲花什么时候形成?

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如今位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93W台风胚胎发展非常良好,同时日本气象厅已经升级为TD,这意味着93W很大概率会发展成为今年的12号台风“白海豚”。根据监测数据希纳斯,如今该台风胚胎风速在15KT,中心气压值为1008hpa。

预计接下来它还将会持续增强,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来看,这个台风的出现基本上是已经确定了,变动的空间不大,条件非常的好。从位置上来说,这个台风与最初的10号台风海神出现区域比较类似,这是一个大的“暖水槽”,但是预计行走的途径不一样,所以产生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GFS的模拟数据来看,预计93W可能会提前成为今年的12号台风,在9月20日晚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1000hpa气压值,不过这个时候命名的可能性不大,还是在热带低压区域徘徊,在9月21日成为今年的新台风可能是最大的。

过后将会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之下,持续往日本方向靠近,所以按照GFS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的12号台风白海豚可能提前生成,并且对日本带来的影响可能加到,一直在日本近海区域发展。但是欧洲数值中心的预计路径是变化非常大的。这可能不仅会影响日本,甚至会影响我国东北方向的部分地区,但是整体不会太大这里先强调下。

根据欧洲数值中心(EC)数据显示,预计93W台风胚胎会持续以热带低压的强度靠近日本,预计在9月24日之后穿过日本,进入到日本海。在9月25日的时候可能会达到990hpa气压值,所以依照这个情况来看,EC预计是会延迟成为台风,并且路径也是不一样,可能会前往日本海,而不是在日本近海转弯减弱为温带气旋。过后往俄罗斯方向靠近,并且减弱。对我国来说,最多东北地区可能会受到台风的风圈影响,当然具体还是要看这个台风的强度发展如何,只是按照EC的模拟路径来看,是有这个可能性的。最终就看谁预测准确了,这也说明了海洋区域的变化空间很大。

后期大家重点注意下93W的发展情况,成为12号台风白海豚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如今也只有欧洲数值中心的路径预计是进入到日本海。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的降雨问题。从9月20日开始,中东部的大范围降雨就已经来了,一直要持续到9月23日,所以在时间上来说,这波降雨量持续时间还是比较久,其中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局地有暴雨。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未来10天,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西部等地持续阴雨,累计阴雨日数将有5~8天,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偏多4~7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

所以接下来的雨水非常的多,从未来10天的累积雨水量也可以看到,南方所有的地区都将有雨水的覆盖区域,累计雨水量基本都是在50毫米到100毫米。可能大家也会在这一段时间感觉到天气寒冷的模式,算是又湿又冷,主要是冷空气也在缓缓的影响部分区域。所以南方大部分地区将可能会彻底离开“炎热”的天气。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一个问题,最近的雨水会有点多,其实我们从风云卫星云图来看,一条大水龙从孟加拉湾延伸到了日本,刚好我国南方地区就是覆盖的圈层,虽然是分散性的雨带,但是降雨还是比较明显的。暂时不清楚是否跟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存在关系。

在9月拉尼娜现象被确定之后,气候的变化肯定会受到它的影响,同时很多人觉得如今冷,是不是拉尼娜现象已经导致我国降温了,具体情况暂时没有明确的报告。但是拉尼拉现象形成之后,确实可能给我国带来影响,所以一直大家都在讨论,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如今可以明确的说是无法确定的,拉尼娜现象是否带来更大的影响,还得继续观察,同时大家担心出现08年的冰雪问题,如今可能有点多虑,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这样的气候现象算是不多,今年不太可能出现。

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如今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扰动扎堆发展,已经发展出来“双台风胚胎”和一个命名的台风,所以真的是台风胚胎扎堆。根据接下来的情况来看,预计海洋区域的热带扰动还会继续酝酿,所以新的台风可能又要来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双台风胚胎的情况,第一个就是91W,这个台风胚胎成台已经不可能了,如今它已经进入到越南地区,初步预计还将持续偏西移动,所以准备往孟加拉湾方向靠近,那么就算是未来形成了风暴,那也是气旋了,所以91W虽然在我国海区发展出来,但是成为台风已经不可能。而第二个台风胚胎就是92W。

这个是一个新的台风胚胎,如今正在菲律宾地区发展,暂时风速还在15KT,不过根据超级计算机模拟情况来看,预计有概率发展成为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GFS预计在10月11日的时候,可能酝酿出9hpa气压值,预计会在我国南海地区发展,过后会波动性增强,有可能靠近我国广东或海南岛地区,所以这个台风胚胎如果形成了台风,将会影响我国华南地区,不过从GFS的模拟情况来看, 强度不是很大,算是比较,就看后面会不会发生进一步的改变。欧洲数值中心也支持这个台风胚胎的发展,预计在10月10日的时候,有可能达到999hpa。

所以从这个情况来说,如今的台风胚胎很大概率就是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并且预计会影响我国华南地区,大家都是预计会偏西移动,但是EC的路径稍微复杂一点,并且离广东或海南岛地区稍微较远,影响更小一点,所以到底是如何,就看后期的发展情况了,如今还有变化的空间。

综合情况来说,预计最快在10月10日的时候,有概率形成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并且大概率会影响我国华南地区。这就是“双台风胚胎”形成之后,暂时可能发展起来的92W情况,后期如果出现了变动我们再来看看。整体上来说台风还是不少,在10月从现有的热带扰动发展来看,还是比较多了。

然后就是今年的14号台风“灿鸿”,如今“灿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台风眼,这也是它增强的标准,12级之后预计还将持续增强,最强的时候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38-42米/秒),并且逐步往日本本州岛南部沿海后,移入日本以东洋面,变性为温带气旋。所以这是一个影响日本较大的台风,并且几乎是沿日本岛一路北上的,所以对日本的影响地区还是较多。当然如今虽然该台风还没有最近距离靠近日本,但是风雨天气已经明显出现,其中大规模的风雨已经完全覆盖了日本大部分地区,这很明显就是一个“水台风”了。

所以加上如今日本的气候也是多变模式,潮湿的天气会在日本地区明显的发展,在日本旅游还没有回来的人需要多多注意下天气变化,这个台风也是不可小觑的。这就是如今海洋区域的发展,所以到了10月,我们还是要注意台风的模式,台风的发展也是越来越明显,这也说明了2020年的台风活跃期还没有结束,按照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在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3.7个)偏多;其中有1~2个登陆或显著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区,较常年同期(0.5个)偏多,终台较常年(10月6日)偏晚。

所以如果92W形成了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那么这也将是10月的第2个台风,而在10月对华南地区影响也将是第1个,这就是大概的情况。整体上而言,今年的台风确实不太多,总计才形成到14号台风,要是往年的情况,这至少都是20号左右的台风了,所以今年的气候确实比较特殊,并且在7月的时候还出现了无台风的情况,这是非常罕见的,很多人都是2020年气候异常多变,确实也验证了这个问题,如今又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说明气候的进一步变化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