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清地区的周边游(自行车)

2.看雾识天气谚语

3.福清的气候特点有什么特征

福清一周天气_福清一周天气怎么样啊天气预报

为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7′。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民驻地鼓楼区乌山路。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65.6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6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3万人,全市户籍人口609.3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85.92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

气候:福州气候福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年相对湿度约77%。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7~9月是台风活动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福清地区的周边游(自行车)

平潭岛是福建第一大岛,如果大家去福建游玩,这个景点千万不要错过了,平潭岛的旅游旺季是在暑的时候,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去景区游玩呢。

平潭岛也称作“麒麟岛”,因为地图的俯瞰图看起来像是一只麒麟。我们通常说的海坛岛指的是平潭的主岛部分(不用坐船。平潭是全国的第五大岛,福建省的第一大岛。2010年11月之前到平潭都是需要在娘宫码头坐客轮渡到平潭岛的,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经过三年的建设完成,平潭海峡大桥全长46米,其中跨海峡大桥桥梁长3510米。如果遇到台风天的情况,有封桥的情况,有封桥情况会有官方发布信息。平时桥上限数是60-80,大家不能超速行驶哦!

搭搭电动车独家平潭手绘地图,平潭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都在里面哦

关于平潭岛

关于平潭的岛屿平潭县大小岛屿126个。常年有人定居的岛屿9个,环绕主岛海坛岛周围,西北有屿头岛、鼓屿、小练岛、大练岛;东北有小庠岛、东庠岛(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南部有塘屿、草屿。

季节性有人居住的有:山白岛、三洲岛、大嵩岛、大怀屿、横屿、老箩屿、姜山岛、牛山岛、东甲岛、南横岛等10个小岛屿。这几个岛不适合旅行,大家就不要想着去了,东甲岛有时有一些专业户外的露营的会去东甲岛。

几个离岛要怎么去西北的岛:屿头岛、鼓屿、小练岛、大练岛,要去苏澳码头坐船。

屿头→平潭7:00、14:00各一班(45分钟

平潭→屿头9:0015:00各一班(45分钟

平潭→大练8:00、9:00、10:00、11:30、13:30、15:00、16:30

东北的岛:小庠岛、东庠岛,要去流水码头坐船,船航班的时刻表,从流水码头到东庠岛大致是一个小时,具体如下图:

旺季的时候通常是7-8月份的时候,流水北港石__唱歌民宿有自己的小游艇从北港村接驳东庠岛(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时间大致15分钟左右(赶时间的可以选择这个方式过去,通常两个小时后会接驳回来

船班次时间

南部的岛:塘屿岛、草屿岛,可以选择去芬尾码头坐船。具体的船班信息如下:其中北楼就是到塘屿岛的。到北楼的船票是15元/人。

平潭游玩季节

平潭适合游玩的季节其实还是挺久的,4-5月份是蓝眼泪的高发期,想要看蓝眼泪的伙伴,可以趁这两个月来看,比暑发生的频率要高多了。6-10月暑就是平潭旅游的旺季,可以下海游玩的季节,就是有台风的影响。11月份-3月份人潮比较少,天气也比较冷,不过天气晴朗的时候一样也是美美的,适合喜欢摄影的伙伴。

交通

1、平潭目前只有一个汽车站,如果在线上购票的话,直接选择平潭客运站或者平潭汽车站都可以,都是在县城中心下车。特别提醒如果是有携带儿童的,线上是不支持购买携童票,还是需要线下购买。1.20米以下儿童乘车,不供给座位,是否可售携童票以系统显示为准。携带免费乘车儿童超过1人或要求供给座位时,须购买儿童票。

Tips:

各客运站对携童票规定不同,携童票一般不超过车载人数的10%,持携童票旅客可免费携带1名

2、平潭最近的高铁是福清站,大致福清到平潭是再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福清到平潭最后一班车的时间是8:00,尽量购买较早的动车车次。

客运时间表

3、租车:可以在福州租车也可以在平潭租车,租车建议大家可以使用神州租车或者天下行等软件进行租车比较便宜。平潭也有租车的,可以联系入住的酒店或者民宿的前台帮忙联系。最近鑫鑫即行也比较热门,属于共享电动汽车,非常适合来平潭无车的朋友们~

4、公交车:平潭的公交系统不是很发达,所以大部分还是租车或者打的,更方便。打的不打表,的士会直接报价。从县城到北港大致是20分钟,40-50元左右(供参考其他位置

5、双层巴士:在龙王头海渔广场乘坐,向北经过北港村、渔屿村和北岚岭,到达长江澳,时间大概为71分钟。向南可到达海坛古城、坛南湾、澳前台湾小镇等地,按照预计行程,往返运营时间约为150分钟。双层巴士有推出多种票种可以选择,有单程票、全天票、双日票、三日票等共计七种车票,供参考

平潭住宿推荐

从一张的地图可以看出,平潭的观光景点是比较分散的,如果有自驾的朋友,其实不用纠结要住南边还是北边,除非你是去离岛,否则有自驾住哪里都是挺方便的。

1、平潭慕海四季海景民宿(龙凤头度村

平潭慕海四季海景民宿是靠近龙凤头度村。民宿可直接在美团、飞猪、爱彼迎等网站预订哦~

如果没有开车的朋友,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来选择距离比较近的酒店或者民宿。

看雾识天气谚语

1、渔溪出发可以去宏路石竹山,路程大约15公里,骑车最合适,风景不错,如果信佛的或对梦文化有兴趣的尤为我适合。

2、黄壁寺就在渔溪骑车不远,挺有名的老寺院。

3、灵石森林公园在东张镇还要进去挺远的,大约有渔溪出发大约要40多公里,但灵石森林公园很漂亮值得一去,现在这天气正合适,就是远了点。

4、目屿岛也是挺好的地方,在龙田镇比较远些,从渔溪出发经宏路再到福清城区的再经龙田镇的闻读村一直往前骑,有路标比较好认,路程大约要50公里吧,夏天比较合适。

当然还有很多了,不一一介绍。

福清的气候特点有什么特征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

十雾九晴。

一雾三睛。

迷雾毒日头。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 大雾不过三。(湖南)

*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 雾拔温州,雨伞不用收;雾拔黄岩,雨伞不用带。(浙江黄岩)

这句谚语,流行在浙江黄岩的宁溪镇。温州在它的西南,黄岩在它的正东。这里的雾,实际上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它经常和气旋一道从西向东行动,所以总是先到温州,再到宁溪镇,然后才到黄岩县的。看到西南方的温州,大雾迷漫,表示气旋将到,所以雨伞不用收了;反之,如果气旋已经到了东方的黄岩,或者在黄岩发生了风暴,它总是再向东移动,决不会后迟到西方来的,所以可以不带雨伞了。

* 天低有雨,天高旱。(呼和沽特)

所谓天的高低,实是云的高低。云是地面气流上升把水汽带到高空凝成的。空中水汽愈多,空气不要上升很高,云就凝成;像气旋中心地区的云就是很低的。气旋区内所以多雨,是因为空气有上升运动,同时还带着很多的水蒸汽的缘故。反之,如果空气很干燥,上升气流必定要升到很高的高度,才能成云。如果上升气流的上升力量不够,那末,根本没有云出现,天空就更高了。所以天高表示水汽贫乏或上升很弱,这是反气旋里的情况,所以少雨而主旱。

* 高山起云团,小雨快到边。(湖北通城、江苏常熟)、

* 山头带帐,平地淹灶。(湖北黄冈)

*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礼记》孔子闲居篇)

* 山顶溢云,大雨将淋。(广西贵县)

* 南北戴帽,长工睡午觉。(河南嵩县)

上面五句,都说山顶有云是将要下雨的现象。山顶上有云,表示云已很低,这是气旋里的景象。气旋已到,就要下雨了。还有一种可能,一支潮湿的气流,迎山吹来,被山坡压迫抬升,在山坡上也可凝成云,空气湿重,也可能是下雨的先兆。

* 云走东,刮股风;云走西,风沟溢;云走南,长流檐,云走北,晒破砖。(山西临汾)

* 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西,水和泥;云彩往南,水连天;云彩往北,一阵黑。(河北)

* 云行东,车马通;云行西,马溅泥;云行南,水涨潭;云行北,好晒麦(崔实《农家谚》晴雨占)

* 云彩东,起股风;云彩西,披蓑农;云彩南,水涟涟;云彩北,大坑沿上干死龟。(湖南、河北正定、河南扶沟)

* 云彩往东,一场大风;云彩往西,没屋脊;云彩往南,水没房檐;云彩往北,一片漆黑。(河北沧县)

* 云往南,黑龙潭;云往北,乾砚墨;云往西。关老爷骑马披蓑衣。(河北、河南篙县)

* 云向东,一阵风;云向西,雨绵绵;云向南,带蓑衣;云向北,好晒被。(浙江义乌、江苏无锡)

上面各句的意义相同,都指出云彩如果从东往西,或从北往南,天气将要阴雨;云彩如果从西往东,或从南往北,天气都是好的。这里所指的云,如果是气旋区域里的低云,上面各句,都是很有用的。如果是指高云,那就末必可靠了。

气旋区域的低云,高度都在一千米以下,最低的云可以触及地面,成雾的形态出现。因为气旋区里的风是从四方向中心汇合的,气旋本身又是从西向东移动的。因此,气旋前部的风偏东,后部的风偏西,北部的风偏北,南部的风偏南。低云是受同层风的吹动而运动的,所以我们看到云从东往西去,表示此地正在气旋前部,气旋将来到本地,天将降雨;反之,如果云从西往东去,表示我们已在气旋后部,气旋将过去,天将转晴。云如果从南向北移动,表示我们正在气旋的南部,这里暖湿气流盛行,气层稳定,不可能有急剧的上升运动,云也呈层状,它的顶并不能深入高空,所以温度还是在冰点以上,没有冰雪存在,就不可能发生大雨,至多有些细雨;反之,如果云往南,表示在气旋北部,这里盛行干冷的北方气流,到了南方来,下层变暖,造成上冷下暖,上重下轻的现象,所以对流是最激剧的,常常出现着高大像山岳猛兽的大云块。因为云的顶很高,温度常在零下,是冰雪组成的,所以常可下大雨。使在这北方气流层的上面,有南方气流的上坡运动,那云会更浓重,雨也会更急暴了。

还有一种说法:如果云从东往西,或从北往南,表明高空风为东风或北风,这可能是台风将要入侵本地的前兆。所以,有可能下大雨。

* 云从东南涨,下雨不过晌。(河北保定)

* 乌云在东,有雨不凶;乌云在南,河水翻潭。(安徽怀远)

在我们所在的温带和副热带地区,自由大气的大规模流动,都是从西向东的,所以大气层里各种扰动,基本上都是跟着从西向东运动着的。我们看到乌云在东方或东南方,它必定顺着大气的循环而更向东走去,决不可能再回到本地来。所以我们这里即使下雨,已是它尾巴上的雨,不久就要完了的。

乌云出现在南北气流之间的锋面上,这种乌云如果已到了我国的南方,它将跟着北风继续南去,不会再到本地,所以本地天旱,潭里要水,只有从河里翻过来。

* 晚看西北黑,半夜见风雨。(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长江中下游)

* 日落黑云接,风雨定猛烈。(广东)

* 乌云接日,不过三日。(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田家五行》论日)

* 黑云接爷,等不到半夜。(河北)

* 乌云接日头,天亮闹稠稠。(苏南)

* 乌云接日头,明朝不如今日。(《田家五行》论日)

* 日落云没;不雨定寒。(同上)

以上各句,都是说落太阳时,西方浓云密蔽,天气将要下雨。日落以后,随着阳光的消失,空气受热上升条件也消失了。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云也会逐渐消散。若是在日落之时西边还有黑云,说明这种云不是正常情况下由于阳光照射产生的云,而是降水风暴系统的云。因为任何一种降雨风暴,都是跟着大循环的西风,从西向东行的。现在看到西方浓云已到,这是有风暴从西边过来的形势。半夜后,或天明时风暴就会到来,雨也就要下了。

关于降水时间,要看风暴移行的快慢和它的内部组织而定。有的风暴雨区很大,有的雨区很小;有的走得很快,有的走得很慢。就气旋--风暴的一种--而论,十二月跑得最快,每小时四十八公里,七月跑得最慢,每小时只跑三十公里。极端的速率在五十六公里和十三公里之间。故上列各句所说雨在“半夜后”,或“天亮闹稠稠”,未必可靠。

另外,每次风暴未必都能下雨,即使下雨也未必下在它的正东方。往往因为路径的迂迥曲折,下雨地带等不成为直线的分布。总之,上述各句,只可说大体上是对的。

西方有云天下雨,并不限定在日落时分。另有“西北黑云生,雷雨必来临”之说。

* 今夜日没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江苏 常州)

太阳落下去的西方有乌云,是碎块的,不是成层的,这种云是西方地区由于当天的热力对流而引起的,到黄昏时分就要消失。不像气旋里的云,成系统地漫布全天,不可能当地就消灭。所以这种分碎的云,不是未来天气下雨的预兆,反而成为晴朗天气,太阳强烈的预兆。

* 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浙江义鸟)

* 二更上云,三更开;三更上云,雨就来.(同上)

这两句是海边的景象。海面的热力对流造成的云发生在夜间。这是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比空气温度的变化小。也就是说,在白天气温比水温高,在夜间气温又比水温低。所以白天的大气下冷上暖,是稳定的,海面有雾,不会有云雨的。到了晚上,大气下暖上冷,是不稳定的,下层空气就上升而发展成云了。所以海面夜间起云,不是雨天之兆,它不久就会消失的。但是,半夜后水温和气温的差别减小而近于零了,如果云还不消散,则说明这种云不是本地产生的,是跟了远处的锋面或气旋来的,所以“三更上云,雨就来”了。

* 夏天云彩,黑心带红边,下雨必下冰雹块。(河南太康)

在奇热的夏天,因为地面特别热,所以有强烈的对流现象发生。对流常造成高大像山岳、可怕像猛兽的积云或积雨云。积雨云是雷雨的母体,所以又叫雷雨云,这种云块,中心浓厚,较淡,在日落西山的时候,衬到红的日光,四边显成红色。但是云的中心比较浓厚,红光透不过来,所以现出黑心了。

这种积雨云的顶,常可高出地面五公里以上,所以的温度可冷到零下10℃,为冰雪组合而成。这种冰滴、雪晶长大而下降,降到半空,又遇到地面来的上升气流,把下降途中的冰滴,再吹托上去。因为上空冷湿,在它的,再凝上一层冰屑,重量加大,再行下降。如果再碰到上升的气流,再加冰屑,重量再加大。这样的上下一次,重量增加一次。等到重量增加,以致上升气流不能把它吹上去的时候,它就要落下来,成为冰雹。

由此可见,积雨云的造成,表示地面有强烈的上升气流。既然有上升气流,从积雨下降的冰滴,就有被吹托上升,来复几次的可能,所以从那“黑心带红边”的“夏天云彩”,也就是积雨云里,就具备了下冰雹块的条件。但是,积雨云底下的上升气流,如果力量并不够大,雹的造成就非必然的了。所以这句谚语,有时也会失验的。

* 日出有云,无雨即阴。(江苏)

* 晨起浓云,细雨密布。(江苏)

* 日出卯时云,无雨也要阴。(浙江义乌)

* 早上云如山,黄昏雨连连。(广东)

* 早晨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江苏苏州)

* 卯云涨,阴胜阳。(同上)

* 太阳出来即遇云,无雨必天阴。(内蒙古呼和浩特)

以上几句,都是说早上有云,将要下雨。

凡是安定的晴明天气,夜间和早晨的气温,常是地面最冷,越向高空温度越暖,造成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气层特别稳定。此时,水蒸汽的凝结,只限于地面而出现低雾或霜露,不可能有云。反之,如果早上就有成层的漫布全天的层云,或者如山岳如猛兽的积雨云,那只有风暴临近的可能。所以早上就阴云密布,是远处风暴到来的表示,天将下雨了。

* 早阴阴,午阴晴,半夜里阴不到明,(湖南)

凡是晴好的天气,吃中午饭时,常因对流作用产生出积云来。这种云起自本地,到黄昏时,跟着当时下沉的气流消散,所以天气马上转晴了。但是,如果早上或半夜起的云,那就不是好天的现象,未来天气势必变坏。

* 天上起了鱼鳞斑,湖里晒成硬土山。(江苏、湖北黄冈)

* 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湖北黄冈)

* 老鲤斑云障,晒煞老和尚。(《田家五行》论风)

*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勿用翻。(南京、广西郁林、河北威县)

* 今晚花花云,明日晒死人。(安徽)

在单一稳定的气团中,虽没有系统性扰动,但是这里面也有微弱的清风。这种风吹过地面,由于地面的建筑物、树木和起伏不平的地形,也可激起紊乱的小型漩涡。这种小漩涡,因为它们的动力特性而产生向高空的运动,于是把地面的水汽就带到高空去,再由绝热冷却而凝成云块。由于这种方式凝成的云,大都成六角形,看起来好像鲤鱼身上的鳞片,又像一朵朵的花冠。因为发生这种云的气团,本质是稳定的,所以这种云到黄昏时分,碰到下沉气流,就要消灭,天气仍然是晴明的。

* 乌云穿,有雨跑不脱。(湖北)

* 乌猪过河,大雨成河。(浙江义乌)

* 乌云窜江河,半夜大雨落。(广东)

* 乌云窜河溪,看堤。(广东)

* 四方有云如羊猪,雨立至。(《相雨书》候雨法)

* 过河,当夜滂沱。(河南开封)

* 懒龙出窝下大酉。(河北威县)

* 风清月照西,乌猪犁大溪。(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以上各段,意义相同。谚语中所提到河、溪、江都是指。所谓、懒龙、黑云作河堰,都是一种大块碎雨云,跟着当时的大风,飞也似地走过天空的情况。这种雨都出现在气旋的冷锋上,或者台风区域内,所以是大雨立至的先兆。

*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田家五行》论云)

云成白色小薄块,或作小球状,色洁白透明,排列成群,也有排成波纹的形状。这种云看来好像鱼鳞,但又不是粗大而灰暗的。这种云在气象学上,叫做卷积云,是发生在气旋前驱的云。所以这种云来,就告诉我们气旋跟着就到,所以“不雨也风颠”。

* 云交云,雨淋淋。(江苏无锡)

* 天上有了钩钩云,三日五日雨淋琳。(江苏)

*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江苏、浙江、湖北)

* 天上虾须云,三日雨淋淋。(广东)

* 天上钩钓云,地下水打人。(广东)

* 云,雨将淋。(安徽)

* 扫帚云,泡死人;鱼鳞云,晒死人。(青海西宁)

所谓“云”、“云交云”、“钩钩云”、“虾须云”均指钩卷云,“扫帚云”指密卷云。这几种云,都发生在气旋的前面,表示高空风大湿重,所以都有下雨之兆。

* 龙挂江,晴堂堂。(江苏常州)

俗称的“龙”,即气象学上的龙卷风。它的形状,好像一个漏斗管,从积雨云底下垂。中心气压极低,四周气流绕中央轴旋转,风力极大,但范围极小,它的直径平均不过几十丈,生命极短促,平均不过三至五小时。积雨云的出现,既然是晴热天气的产物,龙卷风对于天气的影响,不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都极有限,故大范围的天气依然是晴明的。但是龙卷风也有产生在冷锋的积雨云下的,大范围内有冷锋的作用,天气就未必“晴堂堂”了。

* 不怕朦胧,只怕瞪睁。(河北沧县)

朦胧是水汽尘埃密集地面时,空中能见度恶劣的现象。水汽尘埃能密集地面而不分散或上升,足见当时的气流稳定,大多是反气旋里的情况,所以天气不发生变化。瞪睁是巨大云块的可怕形状,这显然是由气流急剧的上升运动所造成,所以天气多变。

* 乌头风,白头雨。(江苏江阴、江苏苏州、河北保定)

乌头白头,就是黑云白云的俗称。云之所以成黑色,基本上是因为内含水滴数目多而颗粒太小的缘故。好比整块的银子是白色,银末却是黑色。而太阳光射到银块面上,由于表面比较平滑,就把射入的白色光基本上全部反射出来,所以看到银块是白的。银的粉末,它的表面是由于无穷个小颗粒的面组成的,那末白光射到上面,互为转折,大部分为它所吸收,能够送回空中的太少了。我们既然看不见它的表面有白光送来,所以就成黑色了。总之,云现黑色,是云滴微细而多的表示。因为它太小了,所以下落很慢,从云底下降着地需要25分钟的时间。在这种云底下,上升气流是极强的,平流的风也是很大的,这种小滴,往往没有着地之前,就给这种上升风或平流风又吹散送上去了。所以乌头出现,只有一阵风。反之,云现白色,是云滴粗大的现象,云滴大了,就容易下降着地成雨。雨滴的大小,要比云滴大10倍。“白头雨”就是这个道理。

*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四川)

雨天,地平线上特显光明,表示还要继续下雨;反之,如果地平线上比较灰暗,天顶上显得光亮,这是天气转晴的预兆。

下雨天当然是全天蔽云的,同时因为空气扰动的结果,地面的水汽尘埃都被吹向上空,而分布于垂直方向,所以平视的能见度特别好,而垂直能见度较恶劣。这就是天边光亮,天顶灰暗成为雨天先兆的道理。等到大气稳定了,所有水汽尘埃都密集在地面低空,这样平视的能见度恶劣,而垂直的能见度优良,所以显得天顶光亮,地平灰暗,既然大气变得稳定了,所以天不再下雨了。

* 雾得开,三天睛;雾不开,冷死人。(四川)

太阳出来,雾就消开,可见这种雾是晴天产生的辐射低雾。雾消日出,天气晴朗。因为辐射雾,都发生在反气旋中,所以三天之内,天气很少有变坏的可能。要是太阳出来而雾不散开,太阳无法下射,天气潮湿,所以人会觉得特别寒冷。

*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上海崇明)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四周环水。由于水面和陆面物理性质的不同,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水面,晚上陆面冷于水面。在崇明,如果早上吹南风,这时水温暖而气温冷,于是在大气层里出现上冷下暖的情况,因此对流盛行,可有阵雨雷雨光临,这时若有北风吹来,结果也是一样。但若南风发生在黄昏,则因水面较冷,只能在水面成雾,决不可能凝成云;在黄昏或晚上,如有北风吹来,则因水面比北风暖,大气层里上冷下暖,就发生激剧的对流,而造成阵雨,所以“晚怕北云堆”。总的说来,早上无论南风北风,都可在水面成云致雨;但是在黄昏时候,只有北风来,方能兴云致雨,南风来也只能成雾了。

* 上天同云,雨雪纷纷。(《诗经》小雅信南山)

同云,就是全天一色的云,这是发生在气旋区域的雨层云密蔽全天的形状。雨层云是下雨的云,所议会有“雨雪纷纷”。

* 南北相挨,大水满溪。(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看到天空的云,南北相挤,表示天空有南北气流在相互冲突。这或者是由于旋涡的作用,或者是因为锋面而发生的,都可促成气流上升,使水汽凝成云雨。

* 英英白云,露彼管茅。(《诗经》白华)

“英英”是白云的形容词。有云就无露水,无云才有露水。

* 天上云层紧,底下跑乌云,马上有雨淋。(湖北)

* 云似跑车行,无雨定是风。(江苏无锡)

“天上云层紧”是指蔽光高积云,“底下跑乌云”是碎雨云飞奔的现象。这是典型的台风或某种气旋风暴天气,所以将要下雨。

* 早起东无云,日出渐光明;暮看西边晴,来日定光明。(江苏无锡)

* 东明西暗,等勿到端碗。(江苏无锡)

福清的气候特点

 福清县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空中鸟瞰福清江阴港

 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署,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

 福清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每年3~6月降雨频繁。春雨季(3~4月)天气多变化,时有春寒出现;梅雨季(5~6月)阴雨连绵,升温缓慢,湿度大。梅雨后期暖湿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多雷阵雨 天气,大雨、暴雨常出现在梅雨高峰期。盛夏热带风暴(俗称台风)、雷阵雨季(7~9月)以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夏旱,也时有雷阵雨,往往连续三天出现在午后到上半夜,俗称三晡雨。影响福清的台风大部分出现在这一季节,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常造成灾害。但台风降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乃至解除夏秋旱情,少台风年经常旱情严重。10~12月中旬初为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多晴天,湿度小,气温高于春季,冷暖宜人,但少雨多旱。12月中旬末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全盛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侵袭,强冷空气影响时沿海一般有大风,并时常伴有短时降水。但因来自北方大陆的冷气团所含水汽较少,所以雨量不多。冷锋过境后,受冷高压 控制,天气一般晴冷。从10月到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

福清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之间。北与长乐区 、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陆域面积15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1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福清枕山面海,由陆地、半岛和岛屿组成,西北多山,峰峦叠翠,以齐云山脉为最高峰,海拔1000.3米。

 气候特征

 福清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1?C。雨季、干季分明。降水集中在3月?9月,雨量较充沛,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季节。7月?9月多有热带气旋(台风)影响。

 水文

 福清市河流少,大部分源于西北,多属独立入海水系,流程短。 主要河流有龙江、渔溪、大坝溪、关溪、太城溪、虎溪、大北溪、泾江、一都溪、三叉河等10条河流,总长约195公里。

福清的景点

 东关寨

 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东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是

 福清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筑物,与闽西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处。东关寨为土木结构,墙体下半部分为花岗岩垒砌,上半部为土筑,厚约两米,分上下两层,共99间,总长76米,宽55米,呈中轴线对称布局,3座并排,中厅面阔5间,进深1间,内有跑马道(又称环寨唢廊)。全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文物价值。从乾隆元年至今二百多年间,何氏子孙在这里繁衍至第13代,人口最多时达300多人,目前尚居十几人。2001年,东关寨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少林寺

 据史料记载南少林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福清南少林遗址座落于福清市东张镇泗州村戴云山脉下,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从寺址地形上看,寺院建筑为依山起势的阶梯式,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特制的瓦筒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1993年,福清市文史工作者经过多方查证,确认南少林寺的遗址。同年6月,国家、省、福州市考古专家在东张镇少林村找到了南少林寺院址,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1994年,福清市在原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2005年,南少林寺遗址列入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竹山

 石竹山位于福清城区西郊,是福建省首批?十大旅游景区?,因?石奇、竹秀?而得名,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全山面积13.31平方公里,海拔534米,山上有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景点。石竹山的宗教文化起于汉唐的道文化,至宋代再融入禅文化,到明清时代,又融入了儒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道为主,兼容释、儒?的文化景观。石竹山的道教文化有许多奇绝之处,主要有?一梦(祈梦)、一签(抽签)、一春(接春)、一愿(许愿)、一生辰(元辰保护神)?。

 石竹山是?梦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享有?中华梦乡?石竹仙山?的美誉。叶向高、陈宝琛、萨镇冰、马铎、李光地等历史名人都在石竹山祈过梦,并留下动人传说。2008年至2014年,先后举办了四届规模宏大的?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2012年,石竹山与台湾阿里山结成姐妹山。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